中國網財經1月12日訊(記者葉淺 單盛群)近日,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航新能”)更新了招股書,公司IPO申請于2022年6月獲深交所創業板審理。
得益于世界各國對可再生新能源普遍鼓勵的態度,光伏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作為國內光伏逆變器優勢廠商的首航新能經營業績、市場份額呈現穩定增長趨勢,但公司營收過度依賴境外市場,風險凸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外,首航新能遞交招股書前一年多次進行增資和股權轉讓,并低價引入寧德時代子公司問鼎投資。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首航新綁定寧德時代加速儲能電池業務,寧德時代手握首航新能儲能電池產品原材料供應源和股權,二者深度捆綁也引得監管問詢。
高度依賴境外市場
資料顯示,首航新能主要從事新能源電力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組串式光伏并網逆變器、光伏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及光伏系統配件等。
從行業前景來看,光伏逆變器市場預計仍存在增長空間。
一方面,近年來全球光伏發電行業整體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推動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持續增長。根據電力與可再生能源研究機構Wood Mackenzie發布的統計數據,2016年以來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快速增長,由2016年的81.3GW上升至2021年的225.4GW,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62%。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測,2021年度至2025年度,全球光伏逆變器的累計出貨量預計接近1TW,累計市場規模約540億美元。
另一方面,得益于國家出臺的關于可再生能源與光伏行業的配套政策,為我國光伏發電產業的啟動和高速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不斷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和有序發展,也帶動了首航新能業績高增。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報告期內,首航新能實現營業收入5.26億元、10.23億元、18.26億元和17.6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302.7萬元、1.96億元、1.87億元和2.78億元,營收利潤均呈快速增長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從銷售額地域分布來看,首航新能銷售區域以歐洲地區為主,對國外市場依賴度較高。報告期各期,公司來自境外的主營業務收入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6.71%、92.09%、88.01%和89.3%。
境外收入占比過高,使首航新能面臨更多風險。如果未來公司主要銷售國家或地區的當地政治、經濟環境和行業政策等發生不利變化,將會對公司業務開拓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七折引入寧德時代子公司
2022年6月,首航新能提交創業板招股書,向A股發起沖刺。而在申報前一年,首航新能多次進行增資和股權轉讓,引入了包括深創投、紅土創業、問鼎投資等多家外部投資者。
招股書披露,問鼎投資是首航新能供應商寧德時代的子公司。2021年12月,首航新能增發1113.4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問鼎投資成為首航新能第八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首航新能引入寧德時代的增資價格卻低于其他外部投資者,2021年11月,首航新能增發77.9802萬股,由領匯基石、華金領翊、智數投資、加法貳號和長久集團認購,估值為100億元。一個月后,引入問鼎投資的估值降為77.32億元,降幅達22.68%。
首輪問詢函中,深交所也針對增資及股權轉讓對應估值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要求公司說明原因及合理性。
首航新能回復稱,引入問鼎投資有助于更好整合公司上下游行業資源,符合公司戰略規劃。此外,2021年,首航新能將問鼎投資的增資價格與同期投資者增資價格差額確認股份支付7731.96萬元,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導致首航新能當期凈利潤小幅下滑。
有業內人士指出,首航新能低價引入寧德時代或為綁定供應鏈。首航新能的儲能電池產品重要原材料之一是電芯,主要采購自寧德時代。招股書披露,2021年,首航新能向寧德時代采購了7088.35萬元的電芯,占公司采購總額的比例為5.18%,寧德時代一躍成為當年的第三大供應商。2022年上半年,首航新能向寧德時代采購電芯的金額較2021年全年電芯采購額翻了三倍。
首航新能稱,2021年度隨著儲能電池產銷規模的大幅增長,公司與寧德時代建立合作關系,故該年度向其采購規模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首航新能從寧德時代大筆采購,又低價引入寧德時代子公司的先后順序引起監管質疑。問詢函中,深交所要求首航新能解釋“開展儲能電池業務與寧德時代入股發行人的先后關系”。
首航新能表示,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問鼎投資的入股在公司開展儲能電池業務之后,系其基于雙方合作關系、技術特點以及對發行人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的獨立判斷而進行的投資行為。
作為重要供應商,寧德時代一手握著首航新能產品原材料,一手握著首航新能股權。與寧德時代的深度“捆綁”對首航新能登陸資本市場是助力或威脅有待解答。
關鍵詞: 市場風險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