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春節臨近,在期待春天的同時,投資者也面臨著持股或持幣過節的選擇。特別是昨日滬指放量增長,站上年線,又給這道選擇題增加了微妙的分量。
選擇持幣的優勢是可回避長假期間各類不確定性風險,還能獲得利息收入。不過,筆者認為,國內各方面預期向好,A股中很多優質成長股具備投資價值,持股比持幣更具吸引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今年國內經濟向好預期與趨勢愈發明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隨著擴大消費、保障民生、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重點領域的穩增長政策持續出臺,經濟呈現回穩向上態勢。近期,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多地2023年GDP增速預期目標超過5.5%。
其次,中國資產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增強。1月16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自2022年7月份以來首次升破6.7關口,2023年以來調升逾2000個基點,較去年11月初調升逾6000個基點。同時,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升至2021年以來最高值2.9175%,與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差從去年的最高150BP收窄至60BP,跨境資金流動受到的外部壓力趨于減弱,部分資金已明顯回流。加上在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我國出臺多項支持外資引進政策,海外資金對中國市場投資的便利性大大提升。統計數據顯示,自2022年11月份起,北上資金呈持續凈買入態勢,今年1月3日至1月16日,北上資金凈買入額達798.58億元。
第三,A股市場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從估值角度來看,即使經過了年初的反彈,部分A股寬基指數估值恢復仍有限。如從PE看,1月13日滬深300、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PE(TTM)值分別為11.87倍,23.30倍和29.09倍,所處歷史分位值均在30倍以下。從PB來看,上述三指數所處歷史分位值均在20倍以下,中證500最低,其1.74倍的PB低于歷史93%的時段。
第四,優質成長股值得投資。目前,已有33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其中,233家預喜。1月3日至16日,上述233家公司中有204家公司股價上漲,占比近九成;188家公司期間股價漲幅超過1.5%(一年期存款利率)。分析人士認為,年報行情有望啟動,優質成長股會成為資金爭奪的目標。
在經濟向好、資金流入、市場向上運行的背景下,春節長假持股還是持幣,相信廣大投資者已有了答案。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