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基金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能幫你賺錢的就是好基金!只是對于好基金的選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畢竟基金市場發展到現在,已有萬余只不同類型的基金,且數量還在不停地增加中。
毋庸諱言,我們投資基金就是為了獲得回報,基金的實質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我們請了一位基金經理,來幫我們打理一籃子的股票或債券,通過付費給他們(手續費和管理費)來利用他們的專業投資能力,來實現投資的增值。
那么,什么樣的基金是好基金,其實就是看他在單位時間內能夠給我們帶來的盈利是否足夠。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在五年前投資了招商中證白酒,那么五年后,這筆投資就已經增值了五倍多,這只基金很顯然就是一只好基金。相反的,也有像工銀中證傳媒指數這樣的,五年多了,這只基金的收益還是負的,這顯然就不是一只好基金。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樣的基金是好基金?我想把這個問題換一個問法,即什么樣的基金不要去選擇,或許更容易回答一些,以下的判斷標準,請你牢記。
1、基金公司規模太小的盡量不要選擇
目前市場上有100多家的基金管理公司,出色的基金公司,顯然運作能力會更強,比如說有更好的管理方法,更好的考核制度,更好的后勤保障和更加嚴格的風控體系。
前些時候就傳出葉飛曝料說某些基金公司會配合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我相信在一些大的基金公司,有著完整且嚴格的風控體系和管理體系,這些事情就不太容易發生。
成功是可以復制的,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持續小規模運作,顯然無法招來大神,市場號召力也會較差,那么將會導致基金的規模也較小,而小于一定的規模則會面臨清盤的風險。
所以選擇基金,在同等條件下,盡量選知名基金公司的基金。下表是目前排在前十位的基金公司:
2、基金規模太大或太小的盡量不要選擇
基金的規模太大,會讓基金經理的管理有很多的不方便,比如調倉換股就不如小基金靈活。典型的例子就是張坤的易方達藍籌,根據一季報顯示,易方達藍籌的規模已超過880億,這還是在日申購限額2000的情況下取得的。而根據易方達藍籌最近的申購情況看,也許目前已經無限接近1000億或超過1000億。
而春節后易方達藍籌的表現就令人十分不滿意。我就在前一段時間將持有半年多的易方達藍籌全部出清了。
當然,基金的規模也不能太小,對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來說,管理費是主要的收入來源,而規模過小,則管理費收入少,很難維持正常的運營,更不用說吸引優秀的基金經理來運營。另外,基金規模小,也很可能是因為過往的業績不理想導致。
基金的規模,我個人理解要盡可能在1億以上,而如果低于5000萬,則有可能出現清盤的風險,盡量不要選擇。如果是上限,我選擇盡量不要超過200億的,當然如果是行業類基金,可以適當放寬上限。
3、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不要太短
一般來說,大家普遍的認知是沒有經歷過牛熊轉換的基金經理,容易出現過于激進或過于保守的情況。A股經歷2015年大跌,2016年熔斷,2018年貿易戰,2019-2020則是大牛市,進入到2021年,則是在牛市中的局部熊市。
如果沒有經歷過熔斷,很難想象到什么是股災,是無法對風險有足夠的意識的。
不過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得分兩面來看:
其一,五年的從業經驗固然是很重要的,但由于目前基金數量眾多,很多基金經理是新入行的,他們需要經歷市場檢驗。但也不能因為這條硬指標,就將這些年輕有想法有沖勁的基金經理們就全部排除在外。
其二,市場變化越來越快,一些細分行業越來越專業,投資輔助分析或操作手段越來越先進,投資理念也需要與時俱進。而對于原生于互聯網時代的年輕基金經理們,有著天生的好奇心與敏銳嗅覺,他們對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對于新工具的利用度都會更高。
所以,對于這點,我并不會過于看重基金經理一定要滿五年的從業年限,只要是行業比較專業化,那么會放寬這方面的條件。
例如說我注意過一只大健康基金,天弘醫藥創新的郭相博,從業僅三年半,但基于其出色的專業背景,其執掌的這一只新基金今年就表現很不錯。
另外像中泰開陽價值優選的田瑀,從業只有兩年多一點的時間,但這只基金的表現就令我眼前一亮。
4、基金投資的行業不能沒有前途
投資上有兩種選股方法,一種叫至上而下,一種叫至下而上。我認為選擇基金也是如此。即我們應該先從大勢出發,選擇未來看好的賽道,然后再來選擇專注于這些賽道的基金。這也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一種體現吧。
比如說能力如張坤,但如果攤上一個不理想的市場和細分領域,就算能力出眾,估計結果也不會理想。張坤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就是這樣的例子。由于港股表現得疲軟,這只基金近一年的增長只有8.31%可謂表現非常難看。
如果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看好的賽道總結出來就是七個字:“喝酒吃藥曬太陽”。
喝酒指的是以白酒為代表的大消費賽道,吃藥指的是以醫藥為代表的大健康賽道,曬太陽則是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賽道。
而我的基金組合,主要分成3+1,其中3即對應上面的三大主流賽道,1則是偏防守和臨時性的。感興趣的可以翻一翻我之前寫過的毫無保留地公開我的持倉的文章。
比如,我最喜歡的三只基金是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工銀前沿醫療和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
5、基金經理的持倉風格不能太激進
好的基金經理,對于基金中的股票或債券的組合,是有獨到理解和控制能力的,這也是基金經理的核心能力。
比如以張坤為代表的基金經理,就是價值投資理念的踐行者,他們淡化擇時,持倉股票的變化較小,更重于股票的選擇,看好了就入手并長期持有。
而如廣發多因子的唐曉斌,則是另一種風格,他的基金以高換手著稱,基金經理有非常強的擇時能力,以量化操作的方式來保持盈利的持續。
幾個指標可以看出基金經理的持倉風格:
1、股票占比
股票占比大,則風險相對較高,回撤可能較大,當然上攻也會更有力。
2、重倉股占比
從基金定期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基金的重倉股明細,重倉股對于基金的凈值影響較大。如果單只股票的占比較高,則基金受單只股票的影響也越高,相對風險也較大。當然如果持倉中重倉股占比小,則股票相對分散,波動是小了,但在行情好的時候,漲幅也會小一些。
3、波動率
波動率越大,說明基金凈值越不穩定,呈現上下起伏的狀態。
4、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是描述投資相對分險的一個參數,夏普比率越高,則投入產出比相對較高,說明基金的性價比越高。
5、回撤率
是指基金單位時間從最高點回撤的最大幅度,越小越好。但一般來說,行業性的基金,回撤率控制也相對較差,比如說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近一年的回撤率高達近30%。
總結:
基金的選擇,確實是一門學問,一只基金的核心是基金經理,但基金經理又非唯一要素,也取決于這只基金在成立之初的定位。比如說侯昊的招商中證白酒指數,這是一只被動型基金,主要跟蹤中證白酒指數,由于行業的因素,基本上算是躺平的典型樣例。
基金選擇雖然無法完全量化,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規則,但一些相對的原則還是可以參考的。針對我們上面說的五個方面,即看基金公司的規模、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基金本身的規模、基金所專注的行業、基金經理的風格等等,綜合考慮,就可以選出相對靠譜的基金了。
當然,基金的投資魅力,也在于測不準的現實,沒有絕對的正確,也沒有絕對的錯誤,但只要用心,多思考多比較,跑贏大勢還是可以做到的!
關鍵詞: 什么樣的基金是好基金 盈利是否足夠 基金公司規模太小的盡量不要選擇 基金規模太大
責任編輯:Rex_11